今天戴氏艺考文化课全日制集训中心为艺考生同学带来了自贡艺术生文化课提分机构,希望能帮助到各为同学有效的学习!同事我们也为同学们带来了相关的辅导班型以及辅导内容介绍,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戴氏精品堂严选师资团队,把脉命题趋势,严师出高徒,全方位把控教学品质
挑选授课时间5年以上的老师+专业知识考试+专业知识面试+授课风格面试+授课技巧面试+试讲10次好评,达90%的老师+成为一名合格的戴氏老师
5倍 我们的筛选比其他机构严格5倍
老师筛选通过率为1.26%
了解更多高考师资 咨询热线: 400-966-1700
高考备考全国课标文综各科复习指导
1.首先对16年课标一高考文综作一下分析,凭借多年对课标卷一的调研,相对于往年,今年文综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这与扩大全国卷使用省份有密切关系,地理和政治没有考计算题,题目的设问也较为直白,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作答时间,但根据今年的阅卷情况来看,分数普遍不理想,这也反映了山东考生对全国卷的不适应,根据媒体披露的考生分数来看今年的文综最高分不会超过240,考生的得分普遍较低,过200分都很困难。这相对与以往的山东卷,得分下降的很厉害,这也是今年山东分数线较低的主要原因。与山东卷相比,全国卷更加灵活,源于考纲课标,却又高于考纲课标,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极高,以往那些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所以在下一步的复习中,一定要转变观念,以新的复习方法去面对未来的考试,以期取得好的成绩。
2.下面对16年文综卷做出1.以下分析
第一部分 地理
客观题
1-3 考察必修2系列人文地理 产业转移 可持续发展
4-6 人文地理 城市规划 人口 可持续发展
7-9 考察自然地理 海岸线 河流 水文
10-11 自然地理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主观题
36 中国地理 以广西茉莉花为载体 37世界地理 以堪察加半岛为背景 考察高中地理综合知识以及对题目的理解 涉及 气候 水文 地形 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要素
选考题 较为常规 自然灾害为地质灾害
第二部分 政治
客观题
依然是4个经济3个政治1个文化4个哲学 未涉及计算题 有图表题 漫画题 推理题
主观题
考察国际关系 经济发展的影响 价值观 文化和民族精神
发言提纲
第三部分 历史
客观题
古代 近代 现代 政治经济文化 合理分配
有图画 图表
主观题 晚晴近代人口问题
小论文为政治制度建设
选修为官职改革
越南战争与中国
从以上分析来看,2017年高考命题基本稳定,重要考察基础主干,但对考生材料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考场应试能力,心理素质能力要求较大,考生要在150分钟时间里,完成大量思考作答,对于一般考生而言,是个不晓得挑战,同时在全国卷子,经常有新材料
高考地理解题的基本思维框架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三)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5)塑造地表形态
31、涉及岩石圈循环类题型
第一识记类别和特例,第二步看箭头找突破口
32、涉及到地貌形成内外力分析排序类的题时
按照“外力排最后,具体看题眼”的原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3、涉及到地貌构造类题型时
按照“看形状、记新老、讲运用”来实现做题技巧的快准狠
找油找背斜,找水找向斜,隧道过背斜,工程避断层
34、涉及到地形形成原因分析
方法是“大地形用板板构造理论,小地形用内外力理论”加以分析即可
35、涉及到岩石形成先后顺序类的题型
采用“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的方法
36、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思路是“一基础、两功能、两表现”
【重点解读】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