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氏精品堂VIP名师 12年教研团队保驾护航
学霸授课:985及以上毕业丰富带教经验,层层筛选 百里挑一
直击要点:紧扣考试说明 、分析命题趋势、剖析历年考题 、总结答题规律
分层定制:五阶课程逐步递进难度,结合具体学情适时调整
初中辅导机构阅读攻略,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一、复习目标
1.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
2.了解说明文的相关常识。
3.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技巧、方法、要求。
4.进行实例演练。
二、具体实施
(一)复习说明文的相关常识
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特征和事理作客观、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知识。
2.与记叙文的区别:说明文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三大特点;记叙文以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为主。
3.分类:(1)从说明对象角度,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2)从语言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4.说明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5.说明顺序:说明文为了体现条理性,必须有条理清楚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6.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1)下定义:是用科学的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
(3)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4)列数字: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5)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
(7)作比较:将同种与不同种事物加以对比与类比,以突出其特征。
7.说明语言:说明文中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准确性。主要是指在说明事物及事理时能准确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
在准确的前提下,可呈现两种风格:一个是平实,另一为生动。所谓平实,即语言具有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
8.说明文的基本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2)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
(3)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4)总分式: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总——分;分——总;总——分——总。
初二培训补习学校历史复习资料
江大城市 ④发展短暂而且艰难曲折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的出现: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19世纪晚期, 2、近代通讯的出现: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线电报、电话。
3、报纸出现: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著名的一份中文报纸。
4、印刷出版机构出现: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第21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
一、科技:1、詹天佑: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和设计者是詹天佑,设计的路轨:“人”字形。
2、侯德榜撰写的垄断,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二、思想:1、魏源: 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家,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写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夷”。
2、严复: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译注书中进步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国图存。
第22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
1、新式教育的开端: ⑴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同文馆)⑵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后改名为北京大学),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2、新试学堂形成的标志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兴办新式学堂,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3、文学艺术家: ⑴文学巨匠:鲁迅代表作:《狂人日记》《孔乙己》 ⑵美术大师:徐悲鸿代表作:《愚公移山》 ⑶人民音乐家:聂耳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⑷历史学:郭沫若历史剧:《屈原》 ⑸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